展覽回顧

洛齊新作展

12月05日 - 12月31日  |  2009
洛齊
簡介
藝倡畫廊於2009年12月5日至31日舉行杭州抽象畫家洛齊的第二次香港個展,地點為藝倡畫廊新址:香港香港仔田湾海傍道七號興偉中心二三0 五室,第一次的洛濟畫展是2006年法國五月節活動之一。是次展出約十件作品,其中六件最新作包括「洛齊字迹」油畫系列(2007-08)和「詩歌」水墨系列(2007)。以紅色底色為主的「洛齊字迹」結合了傳统和現代,在一大片的紅色油彩上,寫上從篆書變化出來的「洛齊字體」,將線條、色彩、形狀構成幾何形狀,粗粗看來,是他的繪畫的字迹。至於水墨系列「詩歌」,畫家運用水墨和色彩,將簡潔的線條和色塊,拼湊出衣服的圖樣。洛齊曾於法國羅浮宫與2008/09年巴黎秋冬時裝周作互動, 水墨新作於2008年8月展於美國克利夫蘭國家公共圖書館。是次畫展的開放日為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6時,展期至2009年12月31日,開放日之後提供預約服務。

洛齊(生於1960年中國杭州), 中國抽象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亦是中國大陸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現代書法運動「書法主義」的發起人和倡導者,屬於嘗試改革中國書法,並將之引進現代藝術潮流的一類畫家,向書法的美學及語義標準挑戰。 洛齊1986年畢業於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後,歷年來參與國外各類重要展覽,如意大利、德國、法國、盧森堡、美國、日本、韓國、泰國等,包括1998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筆底傳情:現代中國書法展覽」,引起極大的回響,2001年又編著了《書法主義文本--一個觀念的作品》。「書法主義,是嘗試改變中國文字的基本結構,甚至寫得令人難以看懂。這種書法便成為純正的抽象藝術。」(節錄自張以國著《筆底傳情:現代中國書法展覽》(Brushed Voices- Calli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哥倫比亞大學,美國,1998,頁56)

洛齊以傳統及現代的手法為基礎,巧妙地運用傳統的筆法,將文字的結構及線條,創新地變為無語義的形式。他擅於運用鮮豔奪目的顏色,有時甚至在中國書本上繪畫,製造拼貼效果,有時又向普普藝術借鏡,打破傳統法的局限,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成為一種令人聯想到法蘭茲.克萊恩(Franz Kline, 1910-1962)或羅抜.馬查威爾(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的現代抽象畫元素。在中國人的眼中,他的作品很西化,但在西方人眼中,他的作品卻毫無疑問是中國畫。

洛齊曾獲獎項包括: 2001年意大利第三屆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美迪奇國際當代藝術獎」、2004年日本富士山國際水墨藝術展「國際當代優秀藝術獎」和中國第一屆中國當代藝術十年文獻展「提名獎」。作品獲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美國波士頓大學法利克美術館、美國克利夫蘭國家圖書館、法國駐香港領事館、瑞典瑪爾默現代美術館、盧森堡文化部國家畫廊、意大利亞太藝術雙年展、日本東洋書道藝術館等收藏。

附註: 「書法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洛齊提出的一藝術主張,提倡從中國書法傳統藝術中開拓出一個新的東方抽象藝術之路,發揮出書法的線條、結構、色彩、節奏的純視覺力量和東方藝術家的獨特抽象情感。這個主張曾經引起中國美術界和書法界的震動和討論,兩度被評為中國畫壇十大新聞。2009年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專門成立「書法主義文獻藝術館」作為研究「書法主義」的學術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