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回顧

過故人莊

08月06日 - 09月17日  |  2016
李華生聶鷗石虎方召麐
簡介
藝倡畫廊將於今年暑期舉辦李華生、聶鷗、方召麐和石虎的聯展,屆時將展出他們的十一幅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展覽命名借用孟浩然之詩題“過故人莊”,與所選作品中寧靜可親的田園景致相合,冀望帶給觀眾探望友人故鄉般的愉悅心情。展覽作品中可以捕捉到季節變遷的韻律:陽春的垂柳和牧童,盛夏的荷塘和穿蓑衣的女孩,金秋的松樹和登高者,初冬的禿枝和泉澗,鄉間的生活也循自然的節律起落生息。

聯展的四位藝術家中,李華生、聶鷗和石虎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藝術家,方召麐則是香港藝壇的重要人物。聶鷗和石虎作品中生動拙樸的人物,李華生作品中自然的脈動,和方召麐作品中剛健稚樸的氣魄,組成了一首多彩的田園牧歌,在當代社會顯得彌足珍貴。


關於藝術家

李華生
1944年生於中國四川宜,經過西洋油畫和國畫篆刻學習後,1973年師從陳子莊,逐步發展出中國傳統文人畫與線條精煉的抽象畫相融合的風格。八十年代其畫作兩度到美國各大城市、大學校園巡迴展出。其首次個展係在1985年由美返國後舉行,是次更獲致國內之一致肯定,經茲乃奠定其在國內大師級之地位。李華生近期展覽包括2010年在中國上海800藝術區“中國當代藝術的十個個案”,2006年在中國香港藝倡畫廊的“李華生——新文人畫”,199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三藩市中華文化中心的“李華生:個人主義的藝術家”個展。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紐約、新加坡和臺北的博物館和畫廊也都展出過李華生的作品。


聶鷗
1948年生於中國遼寧新民,1978 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師從李可染習畫,1981年畢業後在北京畫院任專業畫家 。她在文革期間(1966-76年)1969年曾被下放到山西一個小村莊勞動,對農村生活有實際的體驗,因此農村的日常生活是她畫作的主要題材。她以女性的身份細緻的觀察事物,渾厚的筆墨情趣,稚拙可親的造型,富有原創意味。既是對傳統文化精粹的承繼,又是她自己返樸歸真的心靈需求。 藝倡畫廊曾在1989年舉行的「現代中國繪畫-北京、杭州、四川畫家作品精選」的聯展中,展出她的作品。典亞藝博2014展出她1980年代的畫作。


方召麐
1914年生於中國江蘇無錫,早年拜陳舊村學習花鳥畫,隨錢松喦學習山水畫,1937年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修讀歐洲近代史,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動盪顛沛後回到香港,拜嶺南派趙少昂為師,1953更成為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六十年代她深入鑽研吳昌碩、齊白石以書法作畫的精品,邊遊名山大川,追求“拙”和“生”的韻致,佈局堅穩,境界崢嶸,本次所選“攀登黃山”一畫便能彰顯拙樸而雄渾的氣魄。從1951年起,方召麐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著名美術館舉行展覽,達五十餘次,作品被大英博物館、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香港藝術館、上海美術館等收藏。近年的重要展覽包括2014年方召麐百年誕辰紀念展,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2012“雄渾勁健 方召麐作品展”,香港藝倡畫廊,2005“方召麐-A Life of Painting”,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1994 “人間寄情-方召麐回顧展”,香港藝術館。



石虎
1942年生於河北太行山下的鄉村,1958年研習於北京工藝學院,1960年在淅江美術學院獲國畫大師潘天壽(1897-1971)指導,1978年遠赴多次非洲,並於1980年代以學者身份出訪美國,其後旅居澳門多年,現居北京。他以創作人物水墨畫而聞名,從西方藝術的立體主義、抽象主義、現代主義,和非洲的原始野外生活中取靈感的同時,亦熱愛中國水墨畫,被譽為「中國的畢加索」。 1982年南京博物院為石虎舉行首次個展後,他的作品相繼在國內外多間美術館和藝術博覽會展出,包括美國、瑞士、新加坡、印尼、澳門和香港。2013年北京的中國美術館為他舉行大型個展,展出近一千張作品。 藝倡畫廊自1994年代理石虎的水墨作品。「典亞藝博2014」展出他1980-90年代創作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