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械庫藝術博覽會

展位 429
紐約 - 賈維茨中心
過往 2025-09-04 - 2025-09-07

在過去的四十多年中,藝倡畫廊的使命是向全球觀眾介紹華裔藝術家。對於「軍械庫藝術博覽會」,我們很高興展示十位藝術家的作品:曹舒怡、青意、蔡鈺娟、馮鐘睿、付小桐、江一帆、廖逸君、潘光遠、丁雄泉、王佳怡。這些藝術家分別來自不同世代及國際城市包括東京、三藩巿、柏林和紐約,他們多樣的創作實踐為亞洲華裔的藝術敘事提供了動態的視角。

1
5

展位的主打作品由青意和丁雄泉創作,他們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移居美國的第一代華裔美籍藝術家,並與紐約抽象表現主義有所關聯。青意的筆觸自由流暢,既反映了中國毛筆的筆勢,也體現了藝術家多年對現代抽象藝術的細心研究。丁雄泉在藝術生涯的演進中轉向具象藝術,但在今次的展位,我們展示了他在移居自巴黎到紐約後僅一年間創作的一幅早期黑白抽象畫作。馮鍾睿是同輩藝術家,他在一九七五年移民美國之前已在台灣確立了藝術家的地位,其抽象水墨、塑膠彩和紙本拼貼作品被收藏於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中。此次是我們首次展示馮氏的作品,期待紐約空間即將在本秋為馮氏舉辦首次個展。

廖逸君、江一帆和潘光遠在創作中採用自傳式的方式 : 廖逸君在她和丈夫Moro的攝影肖像中表現出她的女性視角,而潘光遠的作品則運用她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圖像,包括散落在她工作室周圍的手套、商店櫥窗中的「自拍照」,以及來自網上購物的圖像。至於江一帆的油畫同樣聚焦於平凡之物,呈現探討科學、心理和魔法之間的灰色交集。

曹舒怡、付小桐、王佳怡和蔡鈺娟皆是各具獨特風格的材料大師。曹舒怡的雕塑結合有機和合成材料,包括運用貝殼、陶瓷、玻璃、浮木和再生塑料來創作類似藤壺、珊瑚礁和礦物形態的生長圖案。而付小桐則專注於傳統中國宣紙,她的作品展示了這種古老材料的堅韌和多樣性。她只使用針,從不同方向刺穿大卷手工紙,創造出起伏不定、半抽象的景觀。王佳怡同樣使用傳統宣紙,但她結合層層水墨、樹脂和礦物顏料,創作出飄渺、抽象的構圖。蔡鈺娟將回收木材加以處理,用它作為畫板,倒入丙烯形成視覺基礎,然後繪畫超現實場景或角色,這些靈感來自她的夢境、國際新聞媒體和周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