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睿出生於1934年中國南陽,1949年移居台灣。在1960年代,他成為代表台灣新一代現代主義藝術的「五月畫會」重要成員。1971年馮氏獲得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奬助,使他有機會遊歷歐洲和美國。在那段時間裡接觸西方藝術形塑了他的美學感受,導致他形成獨特的抽象視覺語言,融合了中國水墨傳統和現代西方藝術。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後,馮氏移民美國,在舊金山灣區定居,並一直以此為基地。馮氏早期的作品以自由使用粗糙棕櫚葉繩成筆,以水墨、塑膠彩和水彩自由描繪的鬆散形式為特色。然而,在過去三十年中,馮氏越來越多地使用拼貼來創作藝術,發展出一種非傳統的技術,將塑膠彩塗在薄膠片上,形成圖案,然後轉移到紙張或畫布上。他也常將中國書法作為拼貼作品的視覺元素。這些層次給他的作品帶來豐富的質感。
馮鍾睿的作品被多所重要藝術機構收藏,其中包括洛杉磯郡立美術館、丹佛藝術博物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賽努齊博物館、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以及台北市立美術館等。馮鍾睿於2015年榮獲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頒發「傑出藝術成就獎」。作品「2018-8-6」永久陳列於舊金山國際機場一號航站樓,為數以萬計的旅客帶來獨特的藝術體驗。2025年10月藝倡畫廊紐約空間為馮氏舉行首次紐約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