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怡

1990
中國廣州
曹舒怡是常駐紐約的藝術家。她在創作中採用近似冶煉的方式來探討材料、物質與知識之間的滲透關係。透過考古式的探索與生態小說的方法,她嘗試理解科學、科技文化、神話與宇宙論之間流動且多樣的關係結構。她所創作的混合媒材雕塑與裝置在宏觀與微觀之間穿梭,並與那些更具人類性、較不具人類性,甚至非人類的世界產生聯繫。她的創作方法將動態的時間、空間調整與材料轉化融合在一起——從陶瓷與玻璃製作(結合黏土、沙粒、礦物與地質元素),到更數位化的手法,如 3D 列印與虛擬實境中的環境模擬。她將手工製作的物件、技術生成的元件與動態影像結合,創造出一種基於悖論的「化石」——有形與無形——作為思考地質創傷、跨越肉身的生態關係,以及史前未來的一種切入方式。

她的作品目前正展出「水底火焰」雙人展於宜興市UCCA陶美術館至十月十二日。亦曾在全球多地展出,包括:加州橙縣藝術博物館,於二O二五年五月結束;魁北克「第十一屆國家當代雕塑雙年展」,2024;巴黎侯巴克畫廊,2024;香港ParaSite藝術空間,2023;佛山和美術館,2023;北戴河阿那亞藝術中心,2023;北京現代汽車文化中心,2023;以及紐約NARS基金會,2021。曹氏現為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並創辦了Transmaterial Lab。

她曾參與的駐留計劃包括:麻省當代藝術館、紐約新美術館、班夫藝術中心、廣東時代美術館,以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二O二五年藝倡畫廊紐約的「後自然綠洲」標誌著畫廊與這位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隨後展出「軍械庫藝術博覽會」


簡歷

1990   出生於廣州,中國
2013   法學學士,復旦大學,上海,中國
2016   公共管理碩士,復旦大學,上海,中國

2018   純藝術碩士,帕森設計學院,紐約,美國

現   居住及工作於紐約,美國


主要個展

2023

  • 「蜂巢·生成第42回 - 曹舒怡 : 軟流」,蜂巢上海空間,上海,中國
  • 「嬑形陌客」,Para Site 藝術空間,香港

2022

  • 「濕生·卵生·有鱗·無鱗」,艾格尼絲·瓦里斯藝術中心,UrbanGlass,紐約,美國
  • 「幽靈代謝」,黑茲爾和羅伯特·西格爾畫廊,普瑞特藝術學院,紐約,美國

 

主要聯展

2025

2024

  • 「Oui, dire! 第十一屆全國當代雕塑雙年展」,魁北克,加拿大

2023

  • 「放逐之地」,阿那亞藝術中心,北戴河,中國
  • 「堅決複習非生產性建築的標準(下輯 : 液態循環)」,長徵空間,北京,中國
  • 「皮膚地形」,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 「夢者」,蘇富比藝術學院,紐約,美國
  • 「心靈漫遊:新時代的抽象主義」,聖約瑟夫大學,紐約,美國

2022

  • 「藝以通衢 : 武漢雙年展」,武漢,中國
  • 「達爾文的謬誤」,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紐約,美國
  • 「蘑菇之語 : 萬物互聯的網絡」,昆明當代藝術館,雲南,中國
  • 「纏繞 : 生物/媒材」,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中國
  • 「地腐」,班夫藝術中心,班夫,加拿大
  • 「物」,前波畫廊,紐約,美國
  • 「藝久彌新」,否畫廊,紐約,美國

2021

  • 「詞句」,紐約藝術基金會(NARS),紐約,美國
  • 「重塑」,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 「雲雲雲」,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上海,中國
  • 「不准停電」,明當代美術館,上海,中國
  • 「他山之石,新代理人」駐地計畫展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
  • 「新屋」,Shin畫廊,紐約,美國
  • 「竹子作為方法」,畫廊周,北京,中國
  • 「從跳棋到複雜系統」,成都時代美術館,成都,中國

2019

  • 「亞存在」,490大西洋畫廊,紐約,美國
  • 「讓我們再次聆聽 : A.I.R.畫廊雙年展」,,紐約,美國

2018

  • 「藝術家書展」,網格空間藝術空間,紐約,美國
  • 「人工河流沒有記憶」駐地場域特定展覽,當代藝術博物館,北亞當斯,麻薩諸塞,美國
  • 「漣漪」,睡眠中心畫廊,紐約,美國
  • 「混合造物」,韋斯特貝斯畫廊,紐約,美國

2017

  • 「生命是X」,25East畫廊,紐約,美國
  • 「BABZ藝術家書展」,布魯克林,紐約,美國
  • 「生物異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紐約,美國
  • 「之間」,Skybridge藝術空間,紐約,美國
  • 「隱匿的維度」, 25East 畫廊,紐約,美國

 

主要獎項

2021   王式廓提名獎,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教師研究獎助,鐵獅門環境與設計中心,新學院,紐約,美國

2020   NEW INC 創意科學項目,新美術館,紐約,美國

入圍,現代藍獎,北京,中國

2018   社區拓展獎助,麻省當代藝術博物館

寫作發表

2023〈思辨地質 · 矛盾親緣〉,瑞士文化基金會藝術雜誌

2022〈未被愛的他者〉,《生物設計專刊》,第十期2月

2021〈彷彿它們在思考 : 機器學習中的智慧美學〉,計算媒體藝術國際研討會,香港城市大學,香港

〈衰變的政治學 : 柔軟 · 甜美 · 苦澀的腐朽〉,《黑齒》雜誌

〈生之邊緣 : 人工生命與藝術中的衰變美學〉,《Technoetic Arts》期刊6月

〈如藤 · 如蟻 · 如菌 : 勞動與共在〉,《藝術界LEAP》

更多